另有思路的文人:張賢亮

一個多個月前,驚聞從維熙老哥因罹患癌癥辭世,不勝哀戚,又不禁想起五年前秋季仙逝的張賢亮兄。文學史家把這二位經歷歷史風雨考驗、閱盡人世滄桑的作家,以自己勞改生活為素材創作的《大墻下的…
前門飯店、延禧宮、潞河中學……北京21個項目入選“建筑遺產”

建國門外外交公寓、中國兒童藝術劇院、前門飯店、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建筑群……你知道么?身邊這些熟悉的建筑,可都大有來頭。昨天,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公布,在98個項目中,北京有…
國外退休老人的野外生活羨煞年輕人,年紀近百仍可放牧騎馬、奔走園林

遠離城市的鋼筋水泥,擁抱大自然,是不少人的夢想。現在很多身體健康的老人,利用退休后突然多出來的時間,去實現自己年輕時的夢想,騎馬放牧、奔走園林、叢林獵鹿,他們把余生過得豐富多彩、有…
深圳出臺全國首個“兒童友好”標準 北京公共場所“童情心”如何?

剛剛過去的11.20世界兒童日,深圳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的行動登上新聞頭條。今年9月,深圳出臺了全國第一個兒童友好型社區、出行系統、公園、圖書館、醫院、學校建設指引,以保證兒童在城市…
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尚不足四成,防控“隱形殺手”最好全家總動員

明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。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今天發布《全家動員糖尿病防治倡議》,呼吁公眾以家庭和個人健康為中心,以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檢測為重點,提倡知曉個人及家庭成員血糖水平。 來源:北…
中消協隨機抽查全國小區物業 服務滿意度綜合得分僅62.59分

消費者對小區物業服務的滿意度得分僅為62.59分,處于及格水平。通過對全國36個城市的148個住宅小區進行體驗式調查,今天上午,中消協對外發布《國內部分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調查體驗報告…
高德發布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綠色出行報告 北京市民最偏愛公交地鐵

大興機場線投入運營,市郊鐵路副中心線每日開行6對,軌道交通全面開通非現金支付,公交實現刷碼乘車……今年以來,多項交通綜合治理重點任務的完成,正在吸引更多市民綠色出行。 高德地圖聯合…
口述歷史,講文化故事……退休老人生活也可創造新精彩

2006年退休的電氣高級工程師金寶巖,“花甲心猶不欲歸,不信春風喚不回”,用詩詞歌賦為游客講述了13年的文物故事,更因此結識了詩友;2004年退休的海關參贊孟憲起,和朝內頭條社區的…
2020國考報名結束,眾多職位招錄條件在不同方面變得更嚴格

昨天18時,為期10天的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落下帷幕。截至當天17時,總報名人數129.78萬人,有110.95萬人通過審核,平均競爭比53.79:1,還有18.83萬人待…
每四名北京人中就有一名60歲及以上老年人,老年餐桌有新辦法

民以食為天,“吃得好”無疑是提升老人生活質量重要的一環。截至2018年年底,北京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增至349.1萬人,占北京市戶籍總人口的25.4%,這意味著每四名北京市戶…
夜間是疾病高發期,養老服務打烊,老人心里發慌

當養老服務驛站為居家養老提供越來越多便利時,一個問題也慢慢出現:所有照料都發生在白天,老人的夜間守護怎么辦呢? 更多閱讀 靠退休工資住得起的養老院 公建民營新模式降成本 北京養老護…
年輕人和老年人如何跨越代溝走進彼此的生活?老少相伴宜隔代共游

“老年生活”不該是某種成見,老人對年輕一代的生活也并非全然拒絕。很多人正在努力,讓年輕人和老年人走進彼此的生活,幫助大家跨越代溝、建立交流、理解對方。 更多閱讀 青老“約會”消減代…
誰來管好孩子的手機?父母應學會這七招

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孩子們,注定是和互聯網分不開的,手機則讓這個聯系更加緊密。孩子是整個社會的未來,如何讓孩子們在享受互聯網便利的同時,避開互聯網的有害信息和各種風險,是這個時代的重…
開學提個醒:如何讓學生快速調整狀態進入新學期?家長別說這些話

本周開學,如何讓學生們調整身心狀態進入新學期,校園周邊商業環境如何改進,通過記者的訪問與調查,給大家提個醒。 更多閱讀↓ 開學產生焦慮情緒,家長該如何與孩子正確面對“開學綜合征”?…
北京大醫院看病有竅門,掛號認準“兩大四小”

看病有竅門?真的。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今天針對一些市民不熟悉看病“技巧”的情況,盤點了主要的掛號方式。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提醒,看病就診主要有急診與普通門診。除創傷、大量失血、休克、昏迷…
暑假尾聲將至,家長孩子都有話要說,是時候做個總結了

距離開學越來越近,是時候對這個暑假做個總結了。 暑假作業孩子成看客?家長需上報體重等奇葩要求從何而來 新意滿滿!“另類”暑假作業備受學生歡迎,這些作業還不用補 熊孩子沒樣病根在家庭…
“回天”地區交通主骨架初現 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已完成35個民生項目

只用了一年時間,一片在出行高峰期水泄不通的居住社區,如今有了交通“網紅打卡地”,三甲醫院實現擴建,養老驛站向更多老年人敞開大門。短短一年里,67個民生項目順利開工,其中35個項目已…
照顧孫輩出錢出力還被埋怨?老人們憋在心里的話年輕人該聽聽

暑假已經過去大半,“爸媽自己帶娃和爺爺奶奶帶娃的區別”之類的文章又重現網絡,年輕人看了可能會覺得有趣,很多老人看了卻心里別扭:出錢出力怎么還落個不是呢?老人們憋在心里的話,年輕人該…